扎根塞罕坝精神沃土 勇当绿色“赶考”排头兵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作者:孟祥春 彭大海 | 发布时间: 2025-11-03 | 8 次浏览 | 分享到:


扎根塞罕坝精神沃土 勇当绿色“赶考”排头兵

——记河北省围场县林业和草原局孟奎工作站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位于河北省最北部,是塞罕坝精神的发源地。孟奎工作站作为县林草局保留的7个区域站之一,扎根基层69载,肩负着守护辖区58.7万亩森林的重任。多年来,该站以实际行动续写着新时代的绿色传奇,深刻诠释了塞罕坝精神的时代内涵,在绿色“赶考”路上奋勇争先。

孟奎站地处围场西大门,把守着生态要塞。一代代孟奎林业人视使命如生命,将塞罕坝精神和“为首都阻沙源、为京津涵水源”的初心使命融入血脉,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品格代代相传,筑牢了干事创业的思想根基。

自1956年建站以来,孟奎林业人薪火相传、接续奋斗,从首都周围绿化、京津风沙源治理的宏大工程,到退耕还林、张承坝上造林、“三北”工程六期歼灭战,始终冲锋在生态建设最前沿。

多年来,孟奎站累计参与实施国家重点生态项目超20万亩,特别是近5年,完成攻坚造林3.1万亩,将昔日荒山秃岭、风沙源地变为葱郁林海,森林覆盖率显著跃升。

在实现绿起来的基础上,孟奎站时刻把握森林质量提升的时代要求,积极投身森林质量精准提升项目。针对林分密度大、质量低的区域,科学运用透光伐、疏伐、卫生伐、修枝等抚育措施,遵循“间密留匀、去劣留优”原则,不断优化林分结构,改善林木生境,显著增强了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碳汇能力,为筑牢京津冀生态安全防线贡献坚实的“孟奎力量”。

孟奎站始终将守护生态安全作为核心,抓实抓细防火、防疫、防破坏工作,织密筑牢立体防护网。创新构建“六同步”联防联控联查机制,与属地乡镇、国有林场紧密协同,形成强大合力。利用宣传车、标语横幅、广播等宣传防火知识,严格执行值班备勤,以严密的防控体系和高度责任感确保辖区多年未发生重大森林火灾,牢牢守护了森林草原资源安全。

同时,与县森防站、属地乡镇建立高效预测预报网络,站内及辖区各乡镇均配备专职普查员,年监测森林面积超万亩,精准掌握疫情动态。科学组织防治,年防治面积超5000亩,有效遏制了有害生物大面积暴发,连续多年保持林草有害生物“零成灾”,有力保障了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孟奎站还将资源保护作为系统工程,强化日常巡查监管,严格林地林木资源管理,依法打击各类涉林违法行为,坚决守住生态安全的红线底线。

在多年的实践中,孟奎站深刻领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关系,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将辖区林业资源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引擎。

立足辖区1万余亩苗圃的资源优势,孟奎站精准施策,大力发展特色苗木产业。创新引领造型松产业发展,2023年成功培育造型松3000余株,培养专业技术人才30余人,开辟了苗木产业高附加值发展的新赛道,让苗圃真正成为林农致富的“绿色银行”。

孟奎站充分发挥连接林农与科技的桥梁作用,组建专业林果技术服务队,年均开展送科技下乡20余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超百人次。大力推广林苗间作、轻基质容器苗、干旱阳坡节水造林等先进实用技术,显著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工作人员还时常深入山林田间,主动倾听林农心声,并在资源管护、技术指导、政策咨询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专业化服务。

孟奎站始终高度重视自身建设,以2018年全国标准化林业站建设为契机,全面强化软硬件建设,着力锻造一支政治强、本领高、作风硬、敢担当的基层林业铁军。

围绕林业站核心职能,孟奎站充分发挥“地处一线、植根群众”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履职能力。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持续改善基础设施和办公条件,狠抓队伍专业化建设,打造专业化基层林业队伍。

六十九载风雨兼程,一代代孟奎务林人用双脚丈量青山、用汗水浇灌绿意、用智慧创新产业、用真情服务林农,谱写了一曲新时代“赶考”路上的绿色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