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6日,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作为普氏野马野化放归重点单位,受邀参加在新疆乌鲁木齐举办的普氏野马回归40周年宣传活动。本次活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和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联合主办,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宁夏回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等单位承办,旨在总结我国野马保护成果,探讨濒危物种回归自然的创新路径。

普氏野马回归40周年宣传活动现场
本次宣传活动设置了普氏野马回归40周年座谈会、专家研讨会和摄影展参观环节。在座谈会上,管理局副局长乌恩图分享了普氏野马在大青山保护区野化放归4年来的成功经验,详细介绍了普氏野马现状、放归栖息地环境、监测监管工作和未来工作计划。
2021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野马种群扩散与扩大放归项目。9月至10月间,经多方协作,管理局顺利实施了两批普氏野马放归自然活动,12匹来自新疆野马繁殖研究中心的普氏野马在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路板管理站什字沟安家落户,开启野化放归新生活。放归后管理局采取成立专项办公室、配备专人管护、聘请专业兽医等有效举措,成功在大青山保护区建立普氏野马新种群,截至目前,普氏野马种群数量已增至17匹。管理局还连续三年开展野马跟踪监测项目,评估野马生境适应性、种群健康指标;开展智能化监测示范区项目,实时掌握种群活动现况。呼和浩特分局及相关管理站经常性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

副局长乌恩图介绍大青山保护区普氏野马放归情况
有着6000万年进化史的普氏野马,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幸存的野生马种,野外种群曾仅分布于我国准噶尔盆地和蒙古国科布多一带。受气候变化、人为干扰、栖息地碎片化等影响,普氏野马在1个世纪的时间里数量锐减,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灭绝。1985年我国启动实施“野马返乡”计划,相继从英国、德国引进24匹普氏野马并在新疆和甘肃建立繁育基地。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依托独特的地理与生态优势,成为普氏野马繁衍生息的核心家园。我国野马保护工作成为全球濒危物种拯救的成功典范。

2025年夏,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马种群(张赫凡摄)
自治区林草局湿地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田建勇,大青山管理局副局长乌恩图、科研监测处处长张俊华参加此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