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师生赴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专业课程实习。6月16日至20日,王清春副教授一行3位老师带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森林康养方向)54名学生开展为期6天的《自然保护地管理》课程实习;6月16日至28日,何双辉副院长一行7位老师带领生态学专业29名学生开展了为期14天的生态学大实习。这是该校连续第二年在大青山保护区开展专业课程实习。

参观沙盘室
师生们首先参观了管理局综合业务楼沙盘室、宣教室、植物标本室及昆虫标本室,观看了信息化智能监测平台演示和保护区宣传片。随后师生们又深入保护区所辖的大青山自然教育基地,古路板、上高台、五道沟、白石头沟和回民区等管理站,实地考察保护区自然教育、科研监测、日常巡护、生态旅游等方面工作开展情况。

生态学专业学生开展植被调查
两次课程实习最后都安排了交流座谈环节。《自然保护地管理》课程实习座谈会上,管理局党委书记迟晓旭、副局长王建和、纪委书记高妍玲、副局长乌恩图,与张晶晶等带队老师一同听取了同学们的实习汇报,各处室负责人及业务骨干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生态学大实习座谈会上,副局长王建和与康峰峰老师及生态学专业的同学们共同交流学习心得。管理局领导对同学们在保护区实习取得的收获表示祝贺,希望今后能与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在教学实习、科研监测、自然教育等各方面建立更加密切的联系,并鼓励同学们今后发挥专业所长,积极投身自然保护地的建设。

《自然保护地管理》课程实习交流座谈会现场

生态学大实习交流座谈会现场
依托实习活动,保护区与高校积极互动、深入协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增进了沟通了解,为保护区的高质量发展汇聚了众多专业且富有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也为保护区后续工作的优化提升提供了坚实有力的学术支撑。

与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的师生合影

与生态学专业的师生合影
为进一步推动各项事业迈向新台阶,保护区将坚定不移地深化与高校的合作交流机制。通过搭建更为广阔、高效的合作平台,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凝聚双方合力,携手为大青山保护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共同谱写保护与发展互促共荣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