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林草产业总产值再创新高,突破1000亿元,林草资源“钱库”“粮库”功能持续增强,特色林果、森林食品、木本油料、森林药材、林产饮料等各类经济林产量达134万吨,各类饲草产量达7800万吨,草种供给能力达到800万公斤。全区林草产业呈现“一产稳中有进、二产转型加快、三产贡献率显著提高”的发展态势,绘就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亮丽内蒙古画卷。
2024年,全区林草产业以《内蒙古自治区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为蓝图,紧紧围绕“做优五大特色产业、提升四大传统产业、培育三大潜力产业”总体思路,实施“建强基地、延伸链条、培优主体、打造示范、创新驱动、强化品牌”六大任务,积极构建“5+4+3”现代林草产业体系谋划新篇。全区各地依托林草沙资源禀赋,产业发展精彩纷呈,赤峰市、阿拉善盟、呼和浩特市林草产业总产值均超100亿元,阿拉善左旗、和林格尔县、喀喇沁旗等11个旗县区林草产业总产值超20亿元。通辽市、赤峰市等地积极培育木本粮油、林下经济等优势产业,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新业态,赤峰市林草产业产值实现155亿元,林下经济产值实现32亿元,均居全区第一,喀喇沁旗林下经济蓬勃发展,产值贡献率超60%。锡林郭勒盟、乌兰察布市等地大力发展灌木资源利用和草原旅游等产业,锡林郭勒盟草种植及割草、饲草加工、草原旅游与休闲服务等草产业产值实现56亿元,居全区首位。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地积极发展沙棘等特色林果产业、林木种苗培育产业。鄂尔多斯、巴彦淖尔市、阿拉善盟等地创新发展“光伏发电+生态治理+板下经济”立体模式,让昔日“沙窝窝”变成“金窝窝”。
全区各级林草部门将以全力打好“三北”攻坚战为契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努力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推动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构筑绿富同行绿富同兴新图景,为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贡献林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