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参加麋鹿保护学术研讨会暨鹿类动物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作者: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发布时间: 2024-11-27 | 61 次浏览 | 分享到:

11月19日,由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共同主办的麋鹿保护学术研讨会暨鹿类动物学术委员会成立大会顺利召开,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全国第93处麋鹿迁地保护点派员参会。


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揭牌


会议宣布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鹿类动物学术委员会正式成立。会议邀请国内外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领域著名科学家与麋鹿保护青年研究者一起交流麋鹿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成果,探讨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发展。会议还进行了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发布了由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制作的自然电影《麋鹿四季》。学术委员会还对《麋鹿保护行动方案(2024—2035)》进行了审议,以打造一流团队、设施、成果、监测体系、科研体系、自然教育体系为建设目标,理清了麋鹿保护和研究思路,规划了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发展蓝图。


会议现场


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鹿类动物学术委员会由国家林草局批准成立,是一个指导全国麋鹿及鹿类动物保护研究的专业委员会。委员会主任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魏辅文担任,委员会委员来自国内外鹿类动物科研方面的研究人员和管理者。


自1985年起,我国分批从国外引入77只麋鹿。通过人工繁育、野化放归等措施,当前全国麋鹿种群数量超过1.4万余只,在26个省(市、区)等共建立麋鹿迁地保护点94处;在江苏大丰、盐城、湖北石首、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内蒙古大青山等6地成功实施野化放归建立起稳定的野外种群。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2021年实施野化放归项目以来,麋鹿种群数量已由原先的27头,增至现在的52头,在种群扩大繁育、保护管理、跟踪监测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下一步,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与麋鹿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等鹿类专业研究机构加强合作与交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推进栖息地扩大、遗传多样性变化监测、环境适应性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