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三北”大地上,特色林果业如繁星点点,照亮了治沙与致富的道路,让生态与产业在和谐共生中绽放出耀眼光芒。“三北”地区年产干鲜果品高达48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4,年产值突破1200亿元大关。这些果实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三北”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尤其是枸杞、文冠果、沙棘、长柄扁桃、肉苁蓉、柠条以及光伏治沙等七大产业,不仅以其独特的经济价值引领着“三北”地区生态产业升级,更以其广泛的普及性和深远的影响力,成为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目标的成功典范。
枸杞:沙漠里的“红宝石”
在贫瘠却又广阔的沙地中,枸杞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独特的魅力,成为沙漠中的一颗璀璨“红宝石”。截至2023年底,宁夏枸杞产业已蔚然成风,保有面积达32.5万亩,鲜果产量32万吨,加工转化率达35%,全产业链综合产值高达290亿元,成为宁夏乃至全国瞩目的优势特色产业。
在河西走廊的另一端,甘肃玉门市下西号镇同样创造着枸杞产业的辉煌。曾经的戈壁荒滩,如今已变身为万亩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的枸杞基地。这里的人们深度挖掘资源优势,以科技为翼、以市场为锚,推动枸杞产业驶入快车道。4.5万亩优质枸杞生产基地,年产枸杞干果1.2万吨、枸杞原浆5000吨,产值达5.8亿元。枸杞产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成为乡村振兴、农民增收的强大引擎。
文冠果:治沙战场果花香
文冠果,源自黄土高原的瑰宝,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和易于栽培的特性,在“三北”地区的治沙战场上大放异彩。它不仅是北方水土保持的得力助手,更是改造生态环境的优秀代表,展现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发展空间。
在内蒙古赤峰市,文冠果成为当地资源分布最集中、面积最大的经济树种。54万亩的文冠果林如同绿色的海洋,为这片土地披上了生机勃勃的绿装。阿鲁科尔沁旗将文冠果视为生态建设的瑰宝,大力发展油料林基地,让文冠果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摇钱树”。
在科尔沁沙地边缘的兴安盟科右中旗代钦塔拉林场,7000余亩的文冠果树绿意盎然,蔚为壮观。这些树木不仅固守着脚下的土地,防止风沙的侵袭,更以其丰硕的果实为当地百姓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文冠果种子,一斤价值15元,亩产千斤以上,市场供不应求。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同样在文冠果的种植上展现了非凡魄力。六座智能化连栋温室大棚内,500万株文冠果幼苗茁壮成长,为未来的生态建设注入无限希望。平川区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大力发展文冠果产业,通过种植20万亩文冠果,实现治沙60万亩的宏伟目标。同时,他们还将秉持“品牌引领、龙头带动、政府引导、创新驱动、三产融合”的发展思路,全力打好“三北”工程黄河“几字弯”攻坚战,让文冠果成为当地绿富同兴的生动实践。
沙棘:生态与健康的守护者
作为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沙棘生命力顽强,耐旱抗风沙,不仅守护着脆弱的生态环境,更以丰富的营养与药用功效滋养着世世代代的人们。
山西,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孕育了全国最为丰富的沙棘资源。450万亩集中连片的沙棘绿浪汹涌,生机勃勃。近年来,山西将沙棘产业视为富民增收的重要引擎,通过改造野生沙棘林、新造沙棘林等举措,不仅改善了生态环境,更带动了贫困群众的增收致富。岚县王狮乡更是以创新的“企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基地”模式,将沙棘产业推向了新的高度。在这里,沙棘基地如诗如画,不仅美化了乡村,更让农民们实现了从“资源”到“资产”、从“资金”到“股金”、从“农民”到“股东”的华丽转身,共享着沙棘产业带来的丰厚收益。
如今,山西的沙棘产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涌现出了80多家以沙棘为资源的企业,年产值高达10亿元。这些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更将沙棘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地,赢得了国际市场的广泛赞誉和认可。
长柄扁桃:沙漠中的绿色奇迹
长柄扁桃,它不仅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植物,更是自然界中一位坚韧不拔的勇士。自1996年起,这抹生命的绿意便被庄重地镌刻在“稀有濒危植物名录”之上,荣获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崇高地位,彰显着其不可估量的生态价值与科研意义。
在这片黄沙漫天的挑战之地,有这样一位英雄人物——神木市生态保护建设协会的会长张应龙,他以非凡的勇气和智慧,将长柄扁桃从濒危的边缘拉回,并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的舞台。
长柄扁桃的繁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面对种壳坚硬的自然障碍,张应龙开启了长达数年的良种选育与杂交优化之旅。他大胆创新,两次将长柄扁桃的种子送上太空,利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成功攻克了发芽难题,使种子的发芽时间大幅缩短,为长柄扁桃的产业化发展铺平了道路。
如今,当这些经过太空洗礼的长柄扁桃重新扎根于毛乌素沙地时,它们不仅是绿色的使者,更是希望的象征。20多年的辛勤耕耘,换来了10万亩长柄扁桃的郁郁葱葱,2000多亩林木苗圃的勃勃生机,以及4000亩草粮轮作技术的示范推广。这一切不仅让区域农民的生产方式和收入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更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徐徐展开,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图景正悄然呈现。
肉苁蓉与梭梭:绿富同兴的治沙传奇
肉苁蓉,一种高大而神奇的植物,它依傍梭梭树而生,不仅展现出自然赋予的顽强生命力,更以其珍贵的药用价值,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在西北荒漠,这对治沙“搭档”正演绎着绿色与财富并进的传奇。
甘肃民勤,位于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之间,自“三北”工程实施以来,这里便成了这场绿色革命的前沿阵地。300公里的防护林带如绿色长城般守护着这片家园,而梭梭林作为其中的主力军,更是承载了民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进一步提升梭梭林的经营管护水平,增加当地群众收入,民勤县创新性地推出零承包费的梭梭林对外承包政策,同时设定了严格的成活率标准,确保每一片梭梭林都能茁壮成长。
在新疆,政府、群众与企业携手并进,形成了强大的治沙致富共同体。在吉木萨尔县,人们巧妙地将沙荒地、盐碱地、戈壁砂石地转化为绿洲,通过营造梭梭林并人工接种肉苁蓉的方式,实现了风沙治理、改善生态和沙产业开发的有机结合。且末县与沙雅县等地也紧随其后,通过划拨梭梭林、引进治沙企业等措施,不断扩大梭梭与肉苁蓉的种植规模,让这片曾经的不毛之地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在内蒙古阿拉善,百万亩的梭梭肉苁蓉林沙产业基地成为沙漠治理与产业发展的典范。这里已经形成从种植、加工、生产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推动了沙产业的蓬勃发展。目前,全盟已建成9个规模化的梭梭肉苁蓉产业基地,人工接种肉苁蓉146.7万亩,年产鲜肉苁蓉8000吨。此外,沙漠上的梭梭肉苁蓉基地还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柠条:沙海中的绿色屏障
柠条,以其卓越的固沙能力和绿化荒山的本领,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710万亩柠条资源为大地披上了绿装,孕育着无尽的活力与希望,为农牧民开辟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人均年收入增长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年产值突破8000万元大关,这片曾经饱受风沙侵扰的荒原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位于鄂托克前旗昂素镇,百万亩柠条种植基地屹立于毛乌素沙地的“风口沙尖”,构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守护着脚下的土地。
智慧的鄂托克前旗农牧民,深知柠条的价值所在。他们不仅将其视为防风固沙的利器,更将其视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通过舍饲圈养、划区轮牧等科学的养殖方式,结合精准滴灌等现代农业技术,他们因地制宜地种植柠条,形成了政府、企业、农牧民和合作社共同参与的柠条经济发展模式。这一模式不仅有效利用了柠条资源,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为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如今,鄂托克前旗已建立起4000亩的柠条育苗基地、6处现代化的饲料加工厂,以及遍布全镇的41处种植示范点和32家扶贫造林合作社。这些设施与机构如同繁星点点,照亮了柠条产业发展的道路,也为当地农牧民铺设了一条通往富裕与希望的光明大道。
光伏治沙:照亮荒漠化防治“蓝海”
内蒙古,作为治沙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先行者,深入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探索出“林光牧光”相结合的光伏治沙模式。企业在这里不仅要追求经济效益,更要承担起生态治理的责任,按照1∶3的比例参与生态修复工作。展望未来,内蒙古将拥有超过1.19亿千瓦的新能源装机,治理沙化土地超过1151万亩,为构建绿色生态屏障贡献力量。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一场阻击风沙的战役正在激烈进行。以锁边为重点的战略布局,让光伏+治沙、工程固沙、生物治沙等多种手段齐头并进。一条环沙漠边缘的“光伏长城”正悄然形成,它宽逾1公里,长达800公里,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绿色屏障,守护着绿洲的安宁。
在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一个“草光互补、牧光互促”的新模式正引领着绿色发展的新风尚。连绵不绝的光伏板与广袤的草甸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片独特的“蓝海”。如今,共和县已建成世界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园区,治理了超过41.75万亩的沙化土地,书写了产业与治沙深度融合的新篇章。
产业与治沙的深度融合产生了“1+1>2”的奇迹效果。治沙工作筹集了新的资金来源,激发了群众参与治沙的热情与积极性;同时巩固了防沙治沙的成果,扩大了有效投资、增加了群众收入、推动了经济发展。这一系列举措为新时代“三北”工程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让绿色希望之光在沙漠中永远闪耀。(叶晓明)
版权所有: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