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种良法带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 作者:钟秋平 | 发布时间: 2024-02-28 | 259 次浏览 | 分享到:


食用油是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是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不与粮争地的优势和发展潜力,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大力发展油茶产业,既能保障健康优质食用植物油供给、优化现有食用油消费结构、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又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油茶产业快速发展


油茶适生于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山地丘陵地带,主要分布在湖南、江西、广西、湖北、广东、福建、浙江、贵州等15个省(区、市)。


40余年来,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三代科技工作者不间断地开展油茶科学研究、示范推广和科技咨询等工作。目前,亚林中心共保存油茶种质资源855份,是国内油茶种质资源保存最齐全的基地。与亚林所合作,选育出了23个油茶良种,其中9个通过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0个通过江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4个通过江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其中2个于2023年10月通过审定),良种的使用率在江西已超过90%,在全国油茶适生区超过65%。


作为国家油茶科学中心繁育与栽培实验室,亚林中心突破了苗木高效繁育技术、大容器苗木繁育技术,获得了“稻壳碳化炉”“网袋基质杯裁切板”2项专利,制定了《油茶芽苗砧嫁接技术标准》,共指导地方发展油茶良种繁育基地近3000亩,繁育良种苗木2亿株以上。制定了《油茶丰产林栽培管理技术标准》,营建试验示范林3万余亩。共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300余期,培养技术骨干(土专家)5000余人。


亟待破解的难题


目前,全国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几大突出问题。


首先,“人种天养”普遍存在,林农、林企积极性不高。油茶产业具有前期投资大、见效慢、回报周期长的特点。一般情况下,油茶种植后7—8年进入丰产期,投产前每亩投入成本6000—7000元,许多地方的油茶产业投资业主由于没有足够的后续资金投入,造成新造油茶林荒废,致使种植户积极性不高。


品种配置不合理,良种林没有实现高产稳产。很多林农、林企并不清楚自己栽种的品种,致使油茶苗品种出圃配置不合理;有些育苗户受利益驱使,对易繁育的品种进行大量生产,品种相对单一,导致部分新造良种油茶林低产低效,没有实现高产稳产。


栽培管理技术措施缺乏和落实不到位,重造轻管现象严重,致使林地产量低。进入盛果期种植户不舍得间伐,后期管理粗放,油茶生长期营养短缺或失衡。缺乏针对不同树形的修剪技术,导致树体通风透光及抗性差、坐果率低,因此油茶果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