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峰山管理站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明显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作者:包头分局 九峰山管理站 | 发布时间: 2024-01-13 | 304 次浏览 | 分享到:


1月9日,包头分局九峰山管理站护林人员在耳沁尧林区巡山时,先后发现一只幼年赤狐和成群的狍子在林间悠然觅食。时隔两天,1月11日,护林人员又在榆树沟管护站点附近利用无人机及自带的热成像技术,成功捕捉到数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秃鹫的身影。通过无人机空中观察,以及护林员日常巡查,预测该区域有近5只秃鹫已在此盘旋多日。



秃鹫

赤狐

成群的狍


保护区工作人员介绍,随着近年来大青山生态环境的日益向好,现在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此前,九峰山管理站辖区内还陆续发现过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青羊、幼年赤狐、国家“三有”环颈雉、石鸡、狍子等野生动物。这些野生动物虽生性机警,但对巡护人员却十分友好,巡护途中经常可以跟这些小精灵们不期而遇。


为了更好地推进辖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大青山保护区九峰山管理站持续加大科研监测力度,积极组织布设野外红外相机和利用无人机开展巡护,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技术手段,天空地一体全方位打击乱捕滥猎违法行为,提高野生动物的救助保护能力,多措并举坚决维护保护区来之不易的生态建设成果,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九峰山画卷正在向世人徐徐展开。



科普小课堂


秃鹫(学名:Aegypius monachus)通常在欧洲、中东和亚洲的大部分地区繁殖,在中东、亚洲和非洲地区越冬,主要栖息于低山丘陵、高山荒原、山谷溪流、林缘地带、树木繁茂的山区与森林中的荒岩草地。秃鹫通常存在于海拔10—2000米之间的地区。2020年,秃鹫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2021年,秃鹫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赤狐(学名:Vulpes vulpes)是食肉目犬科狐属哺乳动物,又名草狐、红狐。体型细长;吻尖,耳较大而尖。体色因季节和地区不同变化大,从黄色到褐色再到深红色等,幼体呈浅灰褐色。栖息于荒漠、半荒漠、苔原、森林、农田等环境中。一般居于其他动物的弃洞、土穴、树洞中,夜行性。杂食性,主要捕食小型地栖哺乳动物,也食植物和腐肉。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近危(NT)。


狍(学名:Capreolus pygargus)是鹿科、狍属的一种动物。体长约1.2米,体重约30千克,有着细长颈部及大眼睛,大耳朵。无獠牙,后肢略长于前肢,尾短,雄狍有角,雌性无角,雄性长角只分三个叉。狍身草黄色,尾根下有白毛,尾巴仅2-3厘米。属国家“三有”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