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

来源:求是网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3-11-28 | 231 次浏览 | 分享到: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发挥这一公共产品的最大效用,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防止过度索取、肆意破坏,就要有明确的边界、严格的制度,做到取用有节、行止有度,这就离不开强有力的外部约束。”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不仅关系经济发展质量,而且攸关每个人的生活品质。只有人人动手、人人尽责,激发起全社会共同呵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才能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好几个重大关系》中,总书记站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高度,着眼生态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精辟阐述重视外部约束、激发内生动力,内外并举、双重驱动的重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重要文件,到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宪法、制定修订多部法律法规;从高擎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利剑”,到实施生态补偿制度、河湖长制、林长制等,生态环保法律制度越织越密,生态安全有了坚实保障。


10年来,从植绿护绿到垃圾分类,从“光盘”行动到绿色出行,亿万人民群众踊跃参与,积极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简约适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成为时尚,“最美生态环境志愿者”、“最美生态护林员”持续涌现,绿色低碳新风扑面而来。


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古蜀道翠云廊段,300余里竟有古树20973棵,其中自秦汉以来树龄100年以上的古柏达20391棵,每一棵古树都得到良好保护。2023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沿古道步行察看千年古柏长势,详细询问历史上植柏护柏情况,深有感触地说:“这片全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之所以能够延续得这么久、保护得这么好,得益于明代开始颁布实行‘官民相禁剪伐’、‘交树交印’等制度,一直沿袭至今、相习成风,更得益于当地百姓世代共同守护。这启示我们,抓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搭建好制度框架,抓好制度执行,同时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巩固发展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制度和法治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治标治本多管齐下。在这篇重要文章中,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始终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常态化外部压力”,并从4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规制度,坚持运用好、巩固拓展好强力督察、严格执法、严肃问责等做法和经验。二是进一步压紧压实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强化执法监管,切实做到明责知责、担责尽责。三是建立健全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真正让保护者、贡献者得到实惠。四是进一步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用好绿色财税金融政策,让经营主体在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合理回报。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总书记强调,“要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生态文化,让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成风化俗”。